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歌

陆游 陆游〔宋代〕

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渍短貂裘。
谁知老卧江湖上,犹枕当年虎髑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年我们兵马百员在深秋河滩之上围猎猛虎, 至今我还留着那件刺虎时染上血迹的短貂裘。
谁又知道如今我老了躺在床上,还枕着当年那只猛虎虎骨做的枕头以遥念往昔刺虎之英勇。

注释
短貂裘:用貂皮制成的半大衣。
虎髑髅:《西京杂记》载,李广射了老虎,“断其骷髅以为枕”。

创作背景

  这首《醉歌》是陆游82岁时回顾眷念中年时期在西北前线行围射猎的情景。

赏析

  陆游老年时常怀恋昔日的军旅生活。“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这是他62岁时回忆当年在江淮前线镇江通判任上与西北前线大散关的戎马生涯;“最忆定军山下路,乱飘红叶满戎衣”(《怀旧》),这是他72岁时怀念昔日在四川宣抚使幕中的军旅生活。而这首《醉歌》则是他82岁时回顾眷念中年时期在西北前线行围射猎、亲刺猛虎的情景,其实是反映诗人暮年对昔日身着戎装,戍边却敌之军旅生活的向往,抒发以身报国的豪情。 这是一首八旬老翁的壮歌。首句回首往事,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时间,以“盛秋”明言;地点,以“河滩”直说;人物,以“百骑”称代,自然也包括诗人在内;事件,以“猎”即行围打猎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醉歌》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回首往事,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颔联镜头从历史拉回到现实,远景也改为特写;后二联既写现实,又写历史,通过“老卧”与“当年”诸语将二者巧妙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全诗回忆亲刺猛虎的情景,反映诗人暮年对昔日身着戎装、戍边却敌之军旅生活的向往,抒发以身报国的豪情,是为一首八旬老翁的壮歌。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236篇诗文  114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苏轼 苏轼〔宋代〕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薰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汲江煎茶

苏轼 苏轼〔宋代〕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